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到文字在治愈心灵创伤、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强大力量。2025年9月16日,文学院在广州校区创新楼201开展了一场“我用方块字治疗一辈子的创伤”为主题的新加坡专栏作家蓉子分享讲座 ,一起探寻文字背后的温暖与力量。蓉子老师以自身跨越近70年的人生经历为脉络,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分享,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坚韧。

讲座伊始,蓉子老师的移民故事便将大家带回半个多世纪前。幼年因家庭贫困,父母忙于农耕,她被祖母送往无子女的姨妈家生活,并前往了马来西亚做了插班生。 在文学的道路上,蓉子始终保持坚守与热爱,靠打零工赚钱买剧本,将书籍从马来亚带到新加坡,再从新加坡带到上海,最终无偿捐赠给博物馆;因家庭贫困,不得不放弃中文,选择学费更低的英文中学;离开学校后,蓉子曾应聘保姆却遭拒绝,但从未向命运妥协,最终创办属于自己的诊所,不仅实现经济独立,诊所上市还被写入苏州政府大事记,为家乡增添荣誉。她对汉字的热爱也未曾停歇,通过想象成游戏来学习汉字的独特方法,让传统文化传承多了几分温度。从家庭主妇起步,进入工厂打工,凭借踏实与努力成长为厂长,倡议家乡开办小学虽因家庭原因未果,却始终未放弃为家乡出力的初心;一生投身写作与文化事业,即便遭遇教育出版社拒绝,仍坚持将作品赠予教育机构、小学。

同时,家国情怀与人生感悟也贯穿了讲座的全程。蓉子老师在讲座中提到“家乡是刻在骨子里的牵挂”,无论在新加坡生活多久,回国后面对熟悉的环境,乡愁仍会悄悄地涌上心头;蓉子老师将人生中的苦难都化作为成长的财富,用自身状态告诉了大家“正向的生活态度能让人生焕发别样光彩”。虽然蓉子老师幼年离开祖国、成为新加坡公民,却始终热爱中国,其作品中满是对母亲与故土的眷恋。

讲座尾声,蓉子老师与听众热烈互动。当被问到“如何保持积极心态”时,她坦言道:最困难时,我在厕所边告诉自己‘有地方住就该知足,活下去才是硬道理’。她劝诫现在的年轻人“少刷手机多读书”,“手机里的知识是碎片化的,真正的成长要靠扎实阅读”;也分享了“少吃饭、多工作、不抱怨”的生活态度。
